中国玉文化有8200年的悠久历史,源远流长,持续不断地发展,缔造了精美绝伦、独树一帜的艺术王国。中国玉文化在历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独特文化现象,在人类没有文字的史前时期,它以独有的特殊的渗透力影响着世俗社会的方方面面。中国玉文化对中华文明、华夏文化的奠基作用是任何其他社会意识形态都无法替代的,是中华文明大厦最为坚韧的奠基石。
我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充分利用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得天独厚的文博资源以及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资源。整理了数万件中国历代玉器实物,追根溯源,创建了中国玉文化学术理论,阐述了中国玉文化的重要历史地位和发展轨迹。出版了多本书籍,发表了数十篇论文,对中国玉文化体系进行了概括总结,提出了中国玉文化体系经历了三个阶段的研究成果。今天,我已经九十岁高龄了,在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石珠宝文化传播委员会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开播之际,对中国玉文化的学术研究,简述中国玉文化发展历史,只是“抛砖引玉”。希望玉文化学术爱好者及年轻的一代把中国玉文化学术研究传承下去,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中国玉文化体系概括起来经历了三个阶段:
(1)史前社会巫占有玉器为巫教事神的巫玉阶段。
(2)文明时代以王权统治为核心的王玉和帝王玉阶段。
(3)宋代以后出现了王玉、帝王玉与民玉并行不悖的民玉阶段。
一、巫玉之光(史前社会)的巫玉阶段
巫玉之光使得中华儿女在地球村看见冉冉升起的中华文明和华夏文化的第一缕曙光。
中国玉文化的产生、发展过程长达万年之长,在史前时期由巫觋掌握玉神器并以其事神,可称为“巫玉”(距今万年~距今4000年),为人们构筑中华文明大厦砌下了第一块奠基石。
在没有文字的史前石器时代,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科学地认识和了解大自然,也无法解释许多大自然发生的观象,于是产生了“巫”和“觋”,巫觋及其集团在史前社会蒙眯或野蛮的背景下是唯一有知识、有文化的群体,巫通过以玉事神建立了神本主义、宗教与政治同一的社会生活。巫以玉事神的“玉神器”即是信仰的载体,血缘的纪纲又是纪实记事的信物。后来有的文字结构便摄取于玉神器,可见,巫对中国造字也有一定的贡献。
红山文化玉猪龙(牛河梁博物馆)
玉—玉神器—玉文化,与现实生活发生了血肉般的密切联系,它们不仅具有神学基因为巫教服务,而且走下神坛成为君子必佩的生活用器,从而丰富了玉文化的内涵,成为活生生的现实的、最活跃的文化基因,这一基因不仅贯穿于全部历史时期,其影响也漫透到现实生活中各个阶层人民的心灵之中。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玉文化是原始社会族群的精神纽带和华夏民族的灵魂,也是中华文明大厦最坚韧的奠基石。
红山文化勾云形玉佩(牛河梁博物馆)
二十世纪下半叶,随着随着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的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玉器也被大量发现,由此研究发现我国玉文化是由“珣玗琪”、“瑶琨”和“球琳”三大玉文化板块组合而成。“珣玗琪”即东北地区发现的古玉器,“瑶琨”即东南地区发现的古玉器和“球琳”即西北地区发现的古玉器。中国玉文化由北向南出现了以红山文化、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相互辉映的三大玉文化板块;龙山文化、齐家文化由西向东紧随其后又形成多个玉文化亚板块;新疆楼兰地区以及玉门、阳关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出土了一批和阗玉器,中国玉文化随而进入了以和田玉为主体的时代。
史前社会,形成了巫占有玉器为巫教事神的巫玉阶段。
二、文明时代以王权统治为核心的王玉和帝王玉阶段。
长达6000年的史前玉文化分区存在,互有碰撞,相互交融,但并没有出现统一的玉文化。夏代出现了第一个统一的中央王国之后,玉文化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出现了统一的玉文化。从夏代开始到商周简称为“三代”,在我国历史上出现了以王为最高统治者的时代,王及王室占有来自全国的玉料或玉器,“巫”和“觋”主要为统治者服务。和阗玉在王室玉器中所占比例日益增长,殷虚妇好墓出土玉器即是例证。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从此中国出现了帝王玉,帝王玉取自和阗,于是和阗玉成为帝王玉的中流砥柱,支撑其发展演变长达二千余年,其他地方玉料在帝王心目中地位较弱。因此,形成了文明时代以王权统治为核心的王玉和帝王玉阶段。
战国 龙形玉佩(西安博物馆)
三、王玉、帝王玉与民玉并行不悖的民玉阶段
宋代以后官僚集团、庶民、商贾突破礼制开始买玉、用玉、赏玉和藏玉,出现了与王玉、帝王玉并行不悖的民玉阶段。尤其到了民国时期民玉已成为独立发展的唯一玉器。1911年清帝逊位,民国成立,帝王玉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退出历史舞台,结束了帝王玉长达3000余年的历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民玉进入了巨大发展的时代。
元 玉双童耳杯(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现代玉器是建立在中国悠久的文化艺术传统基础上,融汇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民族气质和文化素养,蕴含了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成为“东方艺术”百花园中绚烂的奇葩,是世界文明中一颗闪光的明珠。新中国成立后,用和阗玉琢制成的玉器珍宝,品种繁多,技艺精湛,既有气势宏伟的山子,也有传统的瓶、炉、薰等器血,还有风姿多彩的人物和动物,显示出中国现代玉器的辉煌成就。
清 青白玉灵芝式洗(北京故宫博物院)
中国玉文化发展期经历了王玉、帝王玉与民玉并行不悖阶段的民玉阶段。
杨伯达先生简介:
中国玉文化学术研究第一人,中国玉文化学科的创始人,博物馆学家,美术史学家,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北京故宫博物院原副院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玉石珠宝文化传播委员会总顾问。
杨伯达先生从1956年4月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时任陈列室副主任一直没有离开过北京故宫博物院。如今已经九十岁高寿了,他用毕生的经历和心血,博览群书,坚韧不拔,勤奋耕耘,追根溯源,潜心研究,充分利用北京故宫博物院得天独厚的旧藏文物和国内考古发掘出土的玉器资源,参与整理和研究数万件中国历代玉器实物,创建了完整、科学、精辟的“中国玉文化”学术理论。“中国玉文化”研究在我国是首个里程碑,为研究华夏文化和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